长城小站提醒旅行者和背包客:长城的存在,源于您的爱护!
青海明长城防御线路粗探(三)互助县明长城
文/图:寻城 2012-01-06 23:36:27 发表于 长城小站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相接。全县东西长86千米,南北宽64千米。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占总人口的17%。以汉族为主,还有藏族、回族、壮族、黎族、白族、苗族、侗族、土家族等。
互助县历史悠久,远在4000年前,互助地区就已经有人类居住。在古代,这里是羌人居住之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现今的西宁,乐都,大通,湟中,门源,互助等五峰山风景区地区,统称为湟中地。汉代互助地区隶属于临羌县。公元210年左右,东汉设置西平郡(今西宁市)。三国时期,魏国继续以西平郡管辖临羌等县。西晋时仍以西平郡管辖临羌等县。南北朝时改西平郡为部州,废弃临羌等县。隋时又恢复西平郡,互助地区属西平郡管辖。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唐设置部州都督府。互助地区由部州督都府管辖。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改部州为西宁州。互助地区归属西宁州。元时,互助地区仍属西宁州管辖。明时,改西宁州为西宁卫。互助地区隶属西宁卫。清时,西宁卫改为西宁府。民国2年(1913),互助地区属甘肃行省西宁道。民国18年(1929)1月1日,青海正式建省,互助地区隶属西宁县。民国19年农历八月八日(1930年9月29日),互助正式建县,县治威远堡。隶属青海省政府。1949年9月12日,互助县解放,隶属青海省人民政府。1960年4月5日至1961年8月,互助县隶属西宁市。1961年8月15日至1978年9月,为青海省直属县。1978年10月19日,青海省成立海东行署,互助县隶属海东行署至今。
我手中的互助县明长城原始资料:从互助县东和乡的柏木峡起,经边滩,林川,南门峡至大通县。
经实地行走与地名更改之故,现今边滩乡已经划归林川乡。边滩作为一个村已经不在长城线路,同样,林川乡更加远离长城。准确的说长城不在林川村而在林川乡范围内。
互助县明长城的大致线路:由松花顶向西北,大致依托娘娘山山险;经甘次口,雪石崖滩,康烈尖山,卡藏台,花石峡,小桦林,大桦林到柏木峡口。小桦林一带有些壕沟痕迹,年代难以判断。柏木峡口一带建了水泥厂,没有发现什么。由此向西沿山险经塘日台北到水洞村东北,在半山腰有一个以山头略加修建的烽火台。由此向下是一道边壕直通山下河道,村口残存十几米土垅,高约2--3米。沿水泥路进村村边向西的路是原长城遗址。出村后断续能看到部分墙体,保存状况不容乐观,有些已经沦为梯田的水坝。进入泥麻村,边墙跟一带,墙体遗址基本连贯。有些还能看出夯层,但多数受耕作,密生植被及自然损毁,保存不加。这一段有两个敌台残存。再向西南经南门庄,过水泥路,到马家村一个小山包,有一个残存的烽火台被沙棘所包围。边墙到泉儿湾村山腰消失不见,依托山险向西到南门峡水库。此段山险顶部平坦可行。
水洞村一带的长城已经报请国家文物局进行维修,已获得批准。不知道,今年这段长城将会修成什么样子。
图一至图四,穿过雪石崖滩,康烈尖山山腰结合部。
雪后的山险风景
图二,花石峡
图三,花石峡弯刀形的山脊
图四,山顶的石海
龙王山一带
图一,龙王山
图二,小桦林的一段壕沟
图三,图四,丰收时刻,却没有成熟的油菜,莜麦。
柏木峡到塘日台
图一,秋天的桦林
图二,柏木峡口侧面
图四,晾晒中的小麦
达坂山山险,水洞村祭台,水磨坊
水洞村烽火台,边壕
由烽火台沿壕沟向下,进入村中这一段保存较差,断点较多。基本还能看出大致走向。
泥麻村,边墙根长城,敌台
互助县这段长城的特点是:他没有修建在村背后山丘的最高点,而是紧紧依托村庄而建。起初以为不合理,仔细一想,古人做的很对。这样防守起来更加方便,不至于跑出家门很远去迎敌。这,也是青海明长城与传统外边,内边不同的地方吧?或许,修建组织者过于依赖大边对其的保护作用。这也是部分学者认为青海的明长城只能称为边墙而不是长城。
马家村一带长城
部分边墙带有随墙壕,而烽火台则看上去很脆弱。土质差,技术差,远远不及甘肃的烽火台保存完好。甚至比不上汉代所遗留的。也许,这里的高原多雨雪天气是主要原因。
泉儿湾到南门峡水库山险
最后这一段到山腰截止,山上未见烽火台。山险长度大约8公里,水库一带密生带刺的玫瑰,沙棘,花刺(三根针)等灌木。行走艰难,苦不堪言。也许,这些植物当初是有意种植的,这玩意儿比弓箭不差。
却藏寺徒有虚名,大殿的砖竟然是小红砖。除了顶子金碧辉煌,没有一点古意。且不喜欢只是看看的游客。
[ 返回顶部↑ ]
[ 返回顶部↑ ]
欢迎指正,欢迎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