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5月10日
老普 于2009-05-13 13:23:46发表于长城小站
img_file=/photo/upload/2009/05/1242192226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09/05/1242192226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09/05/12421922262.jpg

  4:50小喇叭响了,起床,烧水,灌水,沏茶,包上车,5;25车打火,走....
  6:05准时到学院桥,原定在此地与秋阳会合。可秋阳又说和同院的layla一家走,那当然方便。不过我还是停车打手机问一下秋阳,还真问着了,秋阳说马上就到,已经看见我车了。上车后秋阳道出原委,原来layla一家昨天就出发了去顺义,所以秋阳还是得搭我的车。
  6:15 小老涧和abc234上车,上次和小老涧外出是06年的51确认平型关,一晃居然3年。和abc234头次见,俱都是年青有为青年。
  走京承高速,其间诗书,长啸分别来电联系,通报行车情况。出高速至太师屯向路边司机问路,得知“石匣”当地发音带儿化韵,我们入乡随俗,在与老乡交流中都用“石匣儿”,显得贴近乡里。至前方4公里下G101国道,转“硫辛路”,复过高岭镇至石匣村。
  密云水库现在被称作“北京的水盆”,“北京的生命之水”,也是城里人周末度假休闲的好去处。可是前辈人为密云水库付出,又有多少承载?远在河北抚宁庙山口的老农们一辈子到过一次北京,就是为了修建密云水库。“为了防洪,1958年,国家决定开始修建密云水库。为了响应政府号召,祖祖辈辈住在库区的村民们二话没说,拉着一马车家当离开了祖居,到其他地方安了家,而且没向国家要一分的搬迁费。为了修建水库,库区内的二十多万库良田被淹没,65个村庄的56908人搬了家,为水库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分钱搬迁费不要,举家举村迁移,这天方夜谭的故事就在当代。一位电单车妇女告诉我们,原石匣镇大部分搬到顺义去了,现在顺义有31个村就是原石匣镇过去的移民。不愿走的则留下,在石匣老城北边另筑新村,即现在的石匣村。
  按老乡所言,石匣老城在村南,“一直下去就到了”,驱车往之。下小土坡,前方平坦一览无余,车轮下坑洼不平,颠簸上下,越走越毛,因为我们不知道究竟走多远才算石匣老城。幸遇前方一妇女,急停车问路,始知我们已经开过了石匣城,忙调头返回。至一道约5米宽,高不及1米的土埂,老乡说这就是石匣城南墙遗迹了。众人感慨,若非老乡指认,我等再也认不出来。秋阳又发掘瓷片演讲。诗书也赶了上来,在北墙处有人开挖,挖出条石,露出老墙遗存,但不知开挖目的为何。现场证明了我的预测,在潮河下游谷底十分平缓,老城以南可视范围内,人眼不辨高差,只有西向远处有小丘陵。我们要找的长城抗战照片不会是在这里拍摄的。一行人依次返回,驶往司马台。
  9:40到达司马台停车场,停车场上恰与庐主比邻泊车,入口处见点8清点人数,在入口等候,小老涧和ABC234被抓差留下扛香宾。过桥后遇火箭,不停,并介绍摄影名家周万萍。去年9月曾在老周家住宿,但未遇本人,此次相会司马台。盘山道半途见庐主作画。10:40至东三楼上城口,穿墙到达河北省。11:10见格格上下来回跑,和当年的笨笨一个德行,热的直吐舌头。向诗书夫人询问格格喝水没有。拿出2升瓶装水给格格喂水,格格咬着瓶嘴不撒嘴,一气喝下去半瓶水。11:19分拍“万历五年石塘路造”文字砖;26分到东六楼下城处,山路至小站林。午餐,浇水,13:17分合影照像。走土路下山。
  14:10下至停车场,随手,点8和我三辆车往古北口搜索老照片。老周搭点8 车回金山岭。我想都是拍长城的人,不如请老周下午和我们一起活动,最后我们去他家住,就一起去金山岭了。在分岔处停车拟征求老周意见,不想点8说他已经在前面下车走了。
  15:11分到达南天门遗址。南天门和东坡寺观建于清康熙年间,是皇族贵胄往来北京承德之间歇茶的地方。1933年第17军在此与日军激战两月,抗战史中多有回顾。但南天门建筑全部损坏,仅东坡寺观地基尚存。南天门老照片中最上品系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1906年所拍“前往承德途中的寺庙”。现此地地势变化较大,我们又扛上梯子,群策群力,找最接近的点。但建筑全无,只能拍出山形和树木。随手提醒不能傻干,也要拍些工作片,拍出来众人十分投入。渔夫对这种寻点考察老照片的活动很感兴趣,说以后还要参加。点8惦记着我的工作,帮助收内部画册一本,内容为抗战时期的中国空军。
  15:50 到田庄水库大坝,该处山沟居然被私人“承包”,有门楼和守门人。言明我们目的,守门人同意进入,但车不能往里开。事前我在古狗上详细图演,知道转过水库有三条山沟,均可能与长城相交。但不开车当天时间绝对来不及。于是放弃进入。拿老照片与守门人交流,他们均无把握,打听到此处已经位于八大楼子以西,远处山顶长城楼子清晰可见,当地称为三道楼。
  由田庄退出,随手车和点8车回京,告别相约后会有期。我和秋阳前往古北口。先在南门拍摄。南门处由于两条隧道的开挖,变化极大。在1900年片子显示上行隧道出口处原有丘陵,上建敌楼一座,现在则为公路(更早为日占期间修筑的小铁路)。
  17:00 至古御道文化区门楼,因天色尚早,与秋阳至路西,见有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纪念碑,为何鲁丽题写。信步上大花楼,考察大花楼保存完好的原因,发现此楼四角与其它敌楼有所不同。四角处基础条石均刻意垫高一砖厚度,且略呈倾斜,形成墙面向内挤压,而不向外发散。物理上类似于拱桥结构,敌楼整体收缩聚拢。由于大花楼四角均呈这种模式,显系建筑者有意设计施工,实为长城建筑中的精彩一笔,令大花楼虽然地势较低,但未遭破坏,保存至今。又在大花楼西北角观察到灰浆上的刻花,想是原来随手所见,快乐长城由此推演。又在大花楼内见日军刻字,但不识含义。
  17:52至叠翠居民俗旅店,去年曾在此住,老于给了“标准间”的好价钱。搬东西的时候,恰遇小站网友“长城之鹰”从门前路过,甚喜。进屋落座,恳谈一番,话题还是古北口老照片。“长城之鹰”答应明日带我们一起去“高楼大筒”查看,大喜过望。晚饭秋阳和老于山南地北侃大山。晨5时起床至此,我累了,20:00上床睡下。半夜2时醒来,看重庆卫视《潜伏》。一集终了,插播电视购物贩手表的,受不了哪种神经质,又睡了。
图一:观察复拍
图二:端详大花楼,思考角上的条石结构。
图三:与一张老照片对应的古北口南口,左侧公路上曾有敌楼。

本贴最后一次由老普修改于2009-05-13 14:37:04
返回首页
:: 长城小站 www.thegreatwall.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