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明长城考实》·点校版
明长城考实
华夏子·著 长城小站·校考
  << 上页 目录 下页 >>  

 

  楚长城

  楚国,羋姓,始祖鬻能。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后移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的纪南城)。楚常与周王朝发生战争,周人称其为荆蛮。两周衰微之后,楚国才在长江、汉水一带强大起来。春秋初期,楚国征服了周围许多戎、蛮小国,继而又打败了北面周室建立起的一些姬姓小国,把矛头指向中原。在齐桓公称霸中原的时候,楚国尚不能与齐国抗衡。齐桓公死后,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冬十一月,楚国出兵伐宋救郑,在泓水(今河南拓城县西)展开大战,大败宋襄公,控制了黄河流域的许多中、小国。
  从此楚国代替齐国称霸中原。春秋之初,楚国同秦国很少发生正面冲突。这主要是因为在秦穆公以前,泰国尚无力向关中以外地区发展。
  即便秦穆公向东发展,首先遇到的阻碍是晋而不是楚。楚修长城初意在防晋、齐。到春秋末,楚国力不振,而秦日益强盛,楚修长城则意在防秦。
  楚长城称为方城,最早见于《春秋左氏传》鲁僖公四年的记载:齐桓公率诸侯国伐楚,兵至陉山,楚使屈完对齐桓公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鲁僖公四年为楚成王十六年,即公元前656年。
  《春秋左氏传》鲁襄公十六年亦载:“晋荀偃、栾黶帅师伐楚,以报宋杨梁之役。楚公子格帅师,及晋师战于湛阪。楚师败绩。晋师遂侵方城之外。”鲁襄公十六年为楚康王三年,即公元前557年。
  《史纪·秦本纪》亦载:昭襄王八年,“齐使章子,魏使公孙喜,韩使暴鸢共攻楚方城”。秦昭襄王八年,当为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
  楚方城,是否就是楚长城呢?《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叶县条下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而《水经注》汝水条却载:“醴水迳叶县故城北,《春秋》昭公十五年,许迁于叶者也。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故号此城为万城,或作方城。”
  罗哲文《长城》一书认为;“列城即是一条依地形排列的防御性小城,以为屯兵警哨之所。城与城之间有的地方依险为屏障,有的地方筑城墙予以联结起来,便成了巩固的长大城防。列城是长城的一种重要形式。”
  关于楚长城的赵讫点及其走经,历史文献中亦有不少的记载。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引《括地志》云:“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东七十五里,南入穰县,北连翼望山,无土之处累石为固。”穰 县在今河南省邓县,翼望山则在今河南内乡县北。
  楚长城的具体位置,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近年楚文化研究者的考察大致可知:楚长城由邓县东北境起,沿镇平县境向北,由南召县西北方向,转向东,至鲁山县市,然后由叶县西境南转,循方城县与舞阳县至泌阴县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2o,第91页。
  2.同上书,卷33,第263页。
  3.《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5,第210页。
  4.《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28上,第1564页。
  5.《水经注·汝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王国维校本,卷21,第676页。
  6.罗哲文:《长城》,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页。
  7.《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注《正义》,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41,第1750页。
  8.王彦芬:《越方城考》,载《楚文化研究论文集》,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

  << 上页 目录 下页 >>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199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