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明长城考实》·点校版
明长城考实
华夏子·著 长城小站·校考
  << 上页 目录 下页 >>  

 

  四、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辖明长城

  山海关区辖长城

  山海关区隶属秦皇岛市,地处河北省最东部。山海关区所辖长城,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北上峰峦叠峰的燕山余脉。气势雄伟的天下第一关,将海山之险连成一线。
  山海关区辖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精华地段之一。因地理位置的重要,这段长城设防十分严密。以山海关关城为中心,所建筑的城墙、城台、城堡、敌楼、烽燧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其对研究长城防御的设防和长城的建筑形式及方法等,均有重要的价值。
  山海关区辖长城的大致走径为:由渤海岸老龙头起,向北经小湾、南营子诸村至山海关关城。过山海关关城后,向北偏西,经北水关至海拔518米的角山。由角山长城转为东北方向,过海拔四百九十九米的六品顶,经三道关,越海拔四百三十九米的高楼山,然后转西北方向至一座海拔七百九十七米的高山。过高山转为东北方向至九门口,出山海关区境而入抚宁县界。山海关区辖长城长约五十华里,现查共有敌楼二十九座,其中较好的十四座,圮残的十二座,被毁仅存残址的三座。
  老龙头,为蓟镇长城起点,因长城入海似巨龙之首,故此而得名。据《临榆县志》载: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在老龙头“增筑南海口入海石城七丈,都督戚继光、行参将吴惟忠修。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重修”。1
  今入海的长城不复存在,在其旧址残留有许多的零点四至零点六立方米的花岗岩长城基石,散存在海中和岸上。每块基石至少在两个面上凿有燕尾槽,有些基石的燕尾槽内尚留有衔接时铸铁的锈痕。
  据说当初修建老龙头时,为治沉沙,将很多的铸铁大锅反扣于海中。清圣祖《澄海楼序》中说:“城根皆以铁釜为基,过其下者,覆釜历历在目。”2然现在铁釜已不可寻。
  老龙头北有宁海城,周一里,高二丈余。西、北各有一门。城原为石基砖墙,内为黄土夯筑。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曾于此设龙武营。今宁海城南侧被海沙掩埋,扒沙可见砖墙,其他各面仅残存城墙内部夯土,北侧长二百余米,西侧长二百五十余米。高一至三米不等。
  宁海城上原有澄海楼,又名知圣楼,高六丈,广二支六尺、深八尺,为明万历年间兵部主事王致中所建,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通判陈天植重修,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临榆知县张楷又重修。清康熙、乾隆皇帝曾多次登临澄海楼饮酒赋诗。可借此楼及石刻,均于一九○○年被八国联军炮火所毁。今旧址旁仅存一石碑,上镌“天开海岳”四个大字,至今尚不知此碑为何时所立,字为何人所书。
  长城由老龙头向北过南水关至山海关关城。东水关京沈铁路和山海关新开路两侧存有石基砖墙。其余地方仅剩墙中夯土,个别地方仅存高不足米的土埂状。由新开路向北,主体长城亦为山海关关城东城墙,因解放后数次维修,城墙和关城东门,基本恢复原貌,甚为壮观。
  山海关关城即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关”,位于河北省东部秦皇岛市东北十五公里。由峰峦险峻的燕山脚下,至烟波浩渺的渤海岸边,东西十五华里平阔狭长的通道,被称为“山海关走廊”,山海雄关踞其中,为华北通往东北的咽喉所在。曾有人誉它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确实是名符其实。
  山海关地区历史悠久,据史载这里商属孤竹,周属燕,秦时属辽西郡,汉代属卢绾,后属阳乐,魏置卢龙郡,晋属营邱郡,北魏属东很郡,隋属北平郡,唐初属临榆县,武后万岁神功元年(公元697年)改设石城县,辽为迁民县,金元两代这里为迁民镇,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设山海卫并建山海关。
  山海关城平面呈四方形,周长八里一百三十七步四尺,宽五丈,深两丈五尺的护城河围绕其外。城墙外部以青砖包砌,内填夯土,高约十四米,宽七米。有城门四个,东称“镇东门”,西称“迎恩门”,南称“望洋门”,北称“威远门”。现在四门具存,东门即为“天下第一关”,保存最为完整。城门台上座有天下第一关城楼,实测城台高十二米,城楼高十三点七米,楼东西宽十米零一,南北长十九米零七,楼分两层,上覆灰瓦单檐歇山顶,楼上、下两层,北、东、南三面开箭窗六十八个,平时关闭,用时开启。西面屋檐的正中悬挂黑字白底巨幅匾额,上书“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字迹苍劲、雄浑,为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进士肖显所书,现真迹藏于楼下,楼外所悬为一九二○年摹制品。
  关城西门原亦有楼,与东门天下第一关城楼规模相同。亦有匾额题字“祥霭榑桑”,系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御书。因年久失修,早已残破不堪,于一九五三年拆毁。关城南门楼的规模和东、西两门楼相同。匾额题字“吉里普照”。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修建。因年久失修,亦破损严重。于一九五五年拆毁。北门上有门楼,明天启六年(公元1627年)建,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员外郎邵可立、副将刘孔尹重建。建后城楼多次遭受火灾,故废弃未修。
  山海关城四座城门的外部均有瓮城,现仅存东门瓮城,周长三百十八米,瓮城门向南开,与第一关券门成直角形。瓮城西面墙长八十五米,北墙长八十三米,东墙长七十二米,南墙长七十七米,城高十三米。瓮城墙上宽度,西为十五米,东为九点七米。
  山海关城还有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
  东罗城:据《临榆县志》载:“东罗城傅大城之东关外,高二丈三尺,厚丈有四寸,周五百四十七丈四尺,门一,在城东,即关门,为东西孔道。建楼于上曰‘服远’。水门二,角楼二,附敌楼七。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主事王邦俊、永平兵备副使成逊建。初设三门,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移关时,通判陈天植、都司孙枝茂、守备王御春重修。因塞南北二门,即以东门为关门。旧设敌楼,今废。环城为池,周四百有二丈九尺。”3据实测,东罗城周长约四华里。今东罗城关门门额上嵌有石匾一块,刻“山海关”三个大字,但因风蚀雨剥,字迹已模糊不清。另外在东罗城的城墙上有不少青砖砖脊上烧制有当年参加筑城的单位和时间的文字。目前,发现这种带有文字的砖就达九种,分别为:“万历十二年真定营造”,“万历十二年德州营造”,“万历十二年建昌车营造”,“万历十二年燕河路造”,“万历十二年乐亭县造”,“万历十二年抚宁县造”,“万历十二年卢龙县造”,“万历十二年迁安县造”,“万历十二年滦州造”。这些烧制着文字的砖可以看出,当时参加修筑东罗城的既有营、路,又有州、县,动用了大批军队将士和地方民伕。
  西罗城:据《临榆县志》载:“西罗城,傅大城之西关外,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巡抚朱国栋请建,工未毕,通改革中止。门一,在城西,曰‘洪宸’。城未建时,即有拱宸楼,不知何年始建。因土筑易圮,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副将杨元改用砖石。”4今“拱宸门”及西罗城均毁。
  南北翼城,分别距关城南、北二里,建筑形制相同。据《临榆县志》载:南北翼城城墙均高“二丈有奇”,城“周三百七十七丈四尺九寸”,城南北各有一门。为“明巡抚杨嗣昌建”。5现在两座翼城皆毁,仅存残址。
  另外,在关城东南角旧有奎光楼,东北角旧有威远堂,东罗城南北两隅,筑有牧营楼,临闾楼。以上四楼早已毁掉。关城中心,还有一座高二丈七尺,方五丈,穿心四孔的钟鼓楼,此楼解放前就已破烂不堪,解放后因阻塞交通,于一九五三年拆除。
  在关城东二里欢喜岭上,还筑有一座威远城,相传为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所筑。实测其遗址,周长六百一十四米。此城地处要害,遥控四野,与关城成犄角之势。
  山海关地理形势险要,历史上曾多次在此发生战争。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入明朝首都北京,于四月十二日亲率数万大军向山海关进发。在山海关同已降清的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发生激战。在吴三桂和清军突击下,起义军寡不敌众,败退西去。清兵在吴三桂带引下,长驱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之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山海关多次发生战争,一九二二年直奉军阀战于山海关西的石河南岸。一九二四年再战于山海关外威远城和孟姜女庙一带。日本侵略者侵占东北三省之后,一九三三年一月初,又企图攻占山海关。中国军队何柱国部面临日本侵略,率所部奋勇抵抗,打响了长城抗战的第一枪。一九四五年九月,我八路军冀热辽部队配合苏联红军攻占并解放了山海关城。一九四六年,为捍卫山海关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里进行了英勇的山海关保卫战。
  解放以后,山海关于一九六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并经国家多次拨款修复。目前已成为全国著名游览胜地之一。
  长城从山海关城向北,经北水关、旱门关,至角山关。外侧砖砌墙大部分残存,内侧砖砌部分则全部被拆毁。内部夯土墙多存,也有不同程度的坍塌。各关关口设施均毁掉。
  角山,海拔五百一十八米,因高峻的山势,形似龙角,故得名。
  长城由角山脚下至山顶,半山以下部分城墙为砖砌,墙体尚存,圮裂较为严重,有的地段外侧墙已外裂出去很多,摇摇欲塌。半山以上部分为碎石码砌,坍塌较为严重。
  角山是山海关的制高点,登临山顶可俯视山海关全城。每当破晓时分,太阳初跃海面,红云四拥,景致十分壮美。古人誉称此景观为“瑞莲捧日”。由角山向东北一路山峰突起,横开列障,长城起伏折转于群山之巅。
  长城由角山顶转东南方向至六品顶山,当地俗称骆驼峰,为毛石砌筑,墙体残破严重,其间有一百多米贴山崖而建的“小长城”,宽四十厘米,高一至二米,仅相当于长城的垛口。
  由六品项至三道关约八华里,其间除个别地段利用陡崖山险外,大都为石砌城墙,虽残破较为严重,但墙体多存。
  由山海关城至三道关,目前尚存敌楼十四座,除角山有一台为实心结构外,其余皆为空心敌台。
  角山实心结构敌楼和第十四座敌楼较完整。第十四座敌台,位于三道关南,顶部四面垛口已毁掉,其余尚好,楼为南北三通道、东西两通道结构,东西各有一门。
  三道关,由外向里设关三道而得名。第一道关仅存遗址可辨。第二道关为正关,居峪谷之间,两侧山崖陡峭,巨石嵯岈。石砌长城由上而下,似倒挂于高峰之上,十分险峻。原来在关上建有空心敌楼一座,今已荡然无存。第三道关是用块石于沟谷之中横砌的一道障墙,作拦截用,原墙上曾设有一石券拱门,今拱门处已成豁口。止三道关村起,长城向北为河北省与辽宁省行政区划的分界线。
  长城由三道关继续向北,翻过一座高山即为滥石关,今有一条新修的公路由此通过。这段城墙为块石砌筑,大部分已残圮。长城由滥石关经海拔四百三十九米的高楼山,至海拔三百七十八米的尖山段,除利用山险断崖未筑墙的地方外,基本是块石砌筑,墙体尚存,高约三至五米,虽圮坍较重,但整体来看墙体尚属连贯。这段城墙上的敌接残存各半。高楼山上有一座保存最好的敌楼,高约十二米,内部为三通道结构,楼东、西侧有门,各居二箭窗中。楼南侧墙有两箭窗。
  北侧有五箭窗,分为两层,上二下三。楼内有石梯通顶上,楼顶四周砖砌垛口完整如初,垛高二点五米。
  长城由尖山转为西北方向,至辽宁省绥中县炮嘴子村西一座海拔七百九十七米的高山,然后又转为东北方向,至抚宁县九门口村。这段长城中有约近三分之二的部分,利用山险陡崖设防未筑墙体。余下地段所筑墙体外侧多为石砌,个别地方有少量砖砌部分。这段城墙大部分保存较好。特别是绥中县王家峪村西黑崖顶山上长城,保存最为完整,大部分城墙顶部的墁面方砖、砖砌垛口、矮墙及墙上吐水嘴等都保存得较为完好。
  这段长城东侧为万仞悬崖,视野极为开阔,数十里农田、果园、村舍,历历在目。西侧背负群山,为秦皇岛市林场的茂密松林。此段长城稍加修缮,便是一个开辟青年旅游的好地方。
  在山海关城东十三华里的望夫石村北凤凰山顶上建有孟姜女庙,又称贞女祠,规模不大,小巧玲珑,由山底顺一百零八磴拾级而上,可进庙内。庙前后两殿,前殿为姜女塑像,后殿原有观音、文殊、普贤王大菩萨塑像,“文革”中被拆毁。
  孟姜女寻夫哭倒长城的传说故事,在我国流传十分广泛,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临榆县志·城池》,中华民国十八年铅印本,卷9,第20页。
  2.《临榆县志·城池》,中华民国十八年铅印本,卷9,第6页。
  3.4.5.《临榆县志·城池》,中华民国十八年铅印本,卷9,第4页。

 

  << 上页 目录 下页 >>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199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