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长城数据库系统长城铭刻数据库[ 登录 ]/[ 注册 ]  
 数据库首页 :: 图说长城碑刻 :: 新建 :: 搜索 :: 列表 :: 位置索引 :: 修订情况 :: 登陆
资料题名:明成化四年开平中屯卫新城碑记
客观题名
其他题名
作  者
年  代:明成化四年(1468) 查看1468 年历史年表
地  址: 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原开平城门楼处
      查看中国长城建筑数据库记载的本地区长城建筑情况
原物材质:石
原物状况:已遗失
原物分类:杂刻:圣旨、敕、谕、诏
数  目:1 尺  寸
语  言:汉语,
内  容
永平②,禹贡③冀州④之域,秦汉为右北平郡⑤,唐为平州⑥,元置平滦路⑦。我太宗⑧文皇帝,入正大统,迁都北京,而永平去京师五百里,遂为畿甸重地。又以滦负山带河,尤为要害。乃于义丰旧县⑨置开平屯中卫,自大宁沙岭徙来。去州九十里,旧有土城颓圮。成化⑩改元之明年,都察院右都御史李公11,以其地密迩边境,宜有城以备非常,奏准,下有司讲修筑之政。于是,巡抚右佥都御史闫公12,镇守印绶监右监丞龚公13,总兵官东宁伯焦公14,相与协谋经画,而府卫咸听约束,择廉洁官,得永平府通判段玑15,忠义中卫16副千户陈昶17,董领厥事,计货食之出入,量工程之多寡,因旧增新,百堵18即完。乃作南门以正面势,作东西门以通往来19,浚沟隍,布桥梁,疏水道。是故甲兵有宿,室家有护,晨昏警严,钟鼓分明,民居帖安20。诚可谓一劳永逸也。周计21尺九千二百七十有八,高为尺二十有三。始事于成化三年22十月一日,讫工于明年五月十二日。通判以是役钜而不费,重而不劳。上卫乎国,下庇乎民,巡抚、镇守、总戎之功,不可无记述以示后,乃次其颠末23,来请余文。余惟城郭沟池,有国者所当设也。然,设必有时。我国家承平24,百年于兹,四方无患,而城郭沟池惟恐其不完固者,诚安不忘危之意也!况京东保障之地乎?虽然民非兵无以卫,兵非民无以守。城具矣25,而守之非其人,与无城同;人得矣,而治之非其人,与无人同,故曰地利不如人和。长斯26卫者,盍思有以和其人而善所守哉。庸27书此,俾28勒29之城隅30,以告诸执事31。

注释:
①开平中屯卫:明永乐元年(1403年)徙置,治所在今唐山市开平镇。
②永平:府名,元永平路明初改府,治在今河北省卢龙县、领一州五县,即滦州、卢龙、迁安、抚宁、昌黎、乐亭。
③禹贡:《尚书》中的一篇,有记载大禹治水后中国的地理之内容。
④冀州:商周时代古地名,辖今河北省广大地域。
⑤右北平郡:秦朝所置三十六郡之一,辖今北京、天津、河北省东北部及辽宁省、内蒙古一部分地域。
⑥平州:唐代州名,隶属河北道辖,治在今河北省卢龙县。
⑦平滦路:北宋、金、元朝代地方区划名,辖今唐山市及秦皇岛市部分县区,治在今河北省卢龙县。
⑧太宗:即明成祖朱棣。
⑨义丰旧县:隋、唐朝置县,在今河北省安国县一带,辽代天禄三年(949年)移置滦州,辖今唐山市市区大部分。
⑩成化:明宪宗纪元(1465~1487年)。
11都察院右御史李公:都察院,明官署名称。官职分左、右都御史,李公,即明成化年间尚书李秉。
12巡抚右佥事御史闫公:巡抚,明代设置的地方官员,与总都同掌一省之政事。闫公,即闫禹锡,字子兴,正统(明英宗纪元)中举,曾授昌黎训导。
13镇守印绶监右监丞:明地方官。
14东宁伯焦公:焦公,焦寿,蒙古人。明正统年间都督焦礼之孙,袭祖爵东宁伯,成化二年至五年任蓟镇总兵官。
15通判:古代官名。明清设于各府,掌管粮运及水利建设等政务。段玑:时任永平府通判。
16忠义中卫:忠义中屯卫。原本遵化县,万历年间移三屯营。
17副千户:卫之属官,即千户所之副职。
18堵:墙壁。
19作南门以正面势,作东西门以通往来:开平古城为东、南、西三个门,以南门为正门,只行人不通车辆,迎宾及官事活动均出入南门,东西门可通行车辆。
20钟鼓分明,民居帖安:在开平古城改建同时,在东西、南北大街交叉口处建了一座庙宇称“观音阁”,阁上装备了钟和鼓,有专人掌管,击鼓撞钟报时,即晨钟暮鼓。帖安,很安全。
21开平古城墙周围9278尺,约合2.8千米,高23尺,约合7米多。明朝尺短,约3.4尺合今天的1米。
22成化三年:1467年。
23颠末:自始至终的经过情形。
24承平:社会安定。
25城具矣:具,完备。
26斯:此。
27庸:乃。
28俾:(bǐ比),使。
29勒:(lè乐),雕刻。
30隅:(yú于),角落。
31执事:古时指侍从左右供使令的人。这里指开平城的管理者。
附  注
开平中屯卫①新城碑是明成化四年(1468年)开平古城由土城墙改筑为砖石城堡后,为纪念新城的落成而立,当时聘请礼部尚书姚夔撰写了《开平中屯卫新城碑记》。据清光绪四年(1878年)版本的《永平府志》记载,该志出版时此碑还存在,树立于城门楼处,现已无存。
开平中屯卫治所原设在今内蒙古正蓝旗闪电河南陆,隶属开平卫管辖。明永乐元年(1403年)迁徙到原唐朝石城县、明初义丰县旧址即今唐山市开平镇,“开平”也因此而得名。开平中屯卫设指挥使2名、指挥同知2名、佥事5名、正千户5名、副千户11名、百户32名、卫镇抚1名、吏14名、军卒5677名,分驻治所周边地区,包括滦州西及南部沿海地域,垦荒屯田,护卫京师。成为北京以东的军事重地。明朝万历年间开平成为皇家军粮、军草的储备城。清初清廷改置开平汛,是滦州的八汛之一。清末开平隶属“通永镇”,通永镇镇守使署设在开平。
《开平中屯卫新城碑记》文笔流畅,内容丰富,简介了开平古城的建置沿革、历史发展以及所处的重要的地理位置。但有的叙述也有悖于历史真实。像文中说:“我国家承平,百年于兹,四方无患……”从字面理解:当时国家安定太平,很长时间没有内忧外患了。事实是并非如此。且不提永乐年间成祖朱棣五次亲征,单是从英宗朱祁镇即位(1436年)到宪宗朱见深即位(1465年)的30年间,就经历了瓦剌入犯、皇帝朱祁镇被俘的“土木之变”,朱祁镇二次上台的“南宫复辟”以及忠国公石亨、宦官曹吉祥谋反叛乱的“曹石之变”,三次大的外族入侵和内乱。这怎么能说“国家承平,四方无患”呢?另外,只凭改筑了一座城池,就能达到“钟鼓分明,民居贴安”?诚然,古往今来那些记录历史事件的纪念文字,哪篇不是除了记述事情的始末外,还要为当事者浓墨重彩地书写上几笔颂扬之词?开平古城的改建,给日后开平地域经济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到明朝万历年间,开平由军事重镇,发展成为京东的经济重镇,这确是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
其他记载
李述:改筑开平中屯卫新城碑
国图编号:0
图  片:本资料尚无图片。为本资料添加图片
 本页修改历史 :: 编辑本资料内容 :: 编辑本资料图片 ::                  管理区: 定稿 :: 恢复到当前版本 :: 删除 请先登陆
 v0.1 © 2003,www.thegreatwall.com.cn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1.0 Generic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