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老营堡城考(六)司令、诗书合创之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六)
老营堡墙为不规则长方形,正统末始建土堡,其后逐步拓展,“弘治十五年(1502年)展修,万历六年(1578年)砖包,周四里零六十二步,高连女墙四丈”(1)。上文引《偏关志》,言老营堡“周广五里”,二者所述周长大致相仿。若有偏差,或为丈量方法之不同,或为瓮城等有所增筑。
《宁武府志•城池》另载:“……巡抚韩邦奇、兵使贾启复展修”。韩邦奇于万历八年(1580年)任山西巡抚,“至山西,为政严肃……居四年,引疾归”(2)。离任应在万历十二年(1584年)。兵使应为岢岚兵备道兵备使之简称。
现场访问老营堡八十岁以上老者三人,均称老营堡共“三展”。而史料亦载老营三展,二者甚为相合。
老营堡墙下包条石,上包城砖。堡民纷称,文革时,偏关、神池、河曲三县组织前来拆墙,城砖条石无存,只余夯土墙体。
经大比例尺地形图量读,老营堡东墙宽约400米,西墙宽约500米,北墙长约900米,南墙长约950米,周长合5.250里。王居正计算为:“东西长990米,南北宽492米,周长5.298里”。
堡内退休教师王居正认为“宋代此地为宁边县,杨家父子在此建堡,总部设在此处,成为大本营,故名老营。正统末都督杜忠向东扩建”,试图证明老营堡始建自宋代。
后晋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与辽,包括现今山西所辖应州(应县)、寰州(朔州东)、朔州(朔州)、云州(大同)等地。北宋多次征战未复,以幽州战事最为激烈。辽置宁边州:“宁边州,镇西军,下,刺史。本唐隆镇,辽置。兵事属西南面招讨司”(3)。金袭之,并下置宁边县:“宁边州……县一:宁边。正隆三年(1159年)置”(4)。由此可知,宁边州或曰宁边县,均非北宋所置,其境先属辽而后属金。宋境在其南,雁门、宁武、苛岚、河曲一带。
杨家将抗辽,晋、冀、京等地传闻甚广。凡杨家将所过之处,均留有传说,亦留有多处营寨遗址及相关地名。老营一带至多可判断为宋辽军事争夺之地。若云杨家将曾于此安营扎寨,杜忠寻原营盘遗址筑堡继承之,曰老营,或有可信。
老营座于关河北岸台地之上。其堡城北墙紧靠山坡,北坡顶部高老营堡160米余米,立于山顶可俯瞰全城。该山脊有土垣,沿山坡两侧顺势而下,分别通向老营堡东西城墙。内边在其东墙外并行里许,逐渐分开,自西北而东南下山,跨东关河口上南山,蜿蜒而去。二者最接近处,在夯土墙体东北角,相距估约三十米,中间有较深沟壑。夯土墙地势较内边稍高,因此整体高内边四五米。
凡曾游历老营堡者,均可看到堡墙外南北各有墙体。有人认为属老营外城,有人则认为内长城由老营北分为东、西两条,分别止于老营堡的西北角和东北角上。
经现场与文献反复对照,又实地探查遗迹,判断城北与城南外墙体曾为整体,明代所筑,称之为“帮城”。老营南墙外东半部土墙,当地称之为“南关小寨”,王居正认为清代所筑。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以万历年间资料汇集而成,该书对老营堡有如下介绍:“……顾今可虑者,城东北面近山不斗肘之地,如虏众弯弓而上,守埤势难站立。倘一处溃防,全城失守,异日之隐忧实在于此。议者欲于帮城建砖楼二座,以敌登高之虏。再建悬楼十座以护守城之士,更为保障之完策也”。由此可见,当初最可忧虑之事,老营城东北部距山最近,如众虏入犯,持弓沿山而上,防守北山矮墙官军极难支撑,若一处溃退,老营便会全城失守,日后防守之隐患全在于此。因此,官员们讨论形势后,准备在帮城内建砖楼二座,以防御攻占矮墙之敌。另再建悬楼十座以配合守堡城官军,此为更加圆满之策略。
埤:低矮之墙或女墙,较之老营正城之墙矮薄。悬楼,现无图谱,不详其式样。然成化间宣大总督余子俊《增墩凿堑疏》云:“每二里筑墩一,墩对角为悬楼……墩以十人守之,非但瞭望得真,火石亦可以四击。夫以火石所及不下四百步余,今以两墩共击一空,无不至之理也”。《明实录•宪宗实录》亦云:“每二里许筑墩台一座,每墩阔方三丈,高亦如之;对角作二悬楼,方径六尺”。
参考上文,悬楼应为墩台上之建筑,向外突出“可以四击”,“以两墩共击一空”。若虏攻堡墙,悬楼可于其外“以护守城之士”。
访问堡内老者,均称原堡墙外、帮城内,共有十座冲锋台,现全部拆毁。 如东门外两座,称为冲锋一台、冲锋二台;北墙外二座,称为冲锋三台、冲锋四台。此十台正与十悬楼暗合。
现场观察,老营城东北部距山最近,山陡且高,为内望老营城最佳之所,建筑帮城将其制高点包于墙内,先敌占据有利地形,迫敌于不利,实为明智之举。其正北、西北山势较缓,常年水土流失,形成数道雨裂冲沟,若登高以望,距城较远。帮城最高点,有骑墙砖墩一座;帮城东、西墙内半山处,各筑骑墙砖墩一座;墙内十余米处各筑砖楼一座;北部帮城中央有砖墩一座,可通观全局。若虏攻城登墙,城内砖楼可“以敌登高之虏”。所有墩楼拆毁严重,碎砖残瓦散落于护坡周边。
经实地考察,帮城内二砖楼、十悬楼与文献完全吻合。其建筑年代,应在老营城“万历六年砖包”后筑成。
综上所述,现老营堡所见之“外城”,明时正式称呼为“帮城”,而非长城分为东、西两条,止于老营东北、西北角。该城万历时即已出现。王居正认为北帮城为明代第三次扩城,半途而废。若半途而废,帮城内便不会于若干年后修建砖楼、悬楼“以敌登高之虏”。
经现场寻找帮城墙基遗迹,并堡内老者介绍,最后判断:堡城西墙非受敌于正面,帮城西墙下山后,连接于老营西墙。后因公路横穿,其连接老营西墙处被拆除,形成豁口。
南门以西墙体下为土崖,高数丈。此二段未包于帮城之内。
帮城东墙下山后,并未与老营东墙相连,而在东墙外三四十米处,向南与“南关小寨”墙体相连,形成北、东、南三面围护正城之帮城。
帮城墙体:北墙长约900米、西墙长约450米、东墙连接至“南关小寨”南墙,总长约1400米。南墙长:南墙长约750米,共计3500米。
(1)、《山西宣大三镇图说•山西岢岚道辖西路总图说》
(2)、《明史•列传第八十九》
(3)、《辽史•地理志五•西京道》
(4)、《金史•地理上》
图片1:老营堡城、帮城示意草图
图片2:王居正
诗书于
2007-07-06 22:27:06 发表在分类:
明边专论 中
(48148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