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2005-06-08 Wed

破解长城定义的难题(三)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三、长城是传统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
长城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延伸。长城看似是一种地理现象,实际上是传统文化的地理表现。因此,我们看待长城,或给长城下定义,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它。
古埃及文明之于金字塔、古巴比伦文明之于空中花园、古西伯莱文明之于古犹太教、古希腊文明之于哲学与学科、华夏文明之于传统文化与长城,这些都是其内在文化特质的必然结果。
1、 长城起源于礼制的思维方式
华夏族经黄帝、尧、舜、夏、商、周等上下传承,脉络清晰。其根本的文化是礼乐制度,其文明程度远远高于周边交错杂处的戎、夷、胡、狄等民族和部落。
《易经·系辞》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道德经》云:“王道之君,端拱垂衣而始”
这是自黄帝开始以礼治国的最好说明。
周朝,各诸侯国共同遵守和沿袭着华夏特有的礼乐制度,并融入其生产、生活方式。具体说,是遵守着逐步发展完善的周文化。我国古籍《礼记》、《仪礼》、《周礼》等,记载了周朝礼乐制度深入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内容。从天子、饮食、嫁娶、射猎、祭祀、饮酒,到天文、城郭、田亩、卜筮、学校等应有尽有,并都有系统的规定。
《礼记·礼运》云:“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建造城郭,属于礼制的一部分,而且丝毫马虎不得。这早已为华夏族和后来的汉族所传承。
《黄帝内传》:“黄帝筑城邑,造五城”。距今五千年了。
《淮南子》:“鲧作三仞之城”。鲧是大禹的父亲。
《吴越春秋》:“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墨子·七患》说:“城者,所以自守也。”。
从上述原始文献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筑城的历史不但长久,而且是以防守为基本功能的。
1994年,河南省郑州市北发现了距今5300年的古城。这与古籍记载的时间完全吻合。
北京大学城环系教授马正林在他的著作《中国历史城市地理》中谈到:“中国古城出现的很早,但仍然是防御工程,……城,就是用夯土筑成的高大墙体,展成一线称长城,围成一圈就是城。”。
直到明清,帝王依然按照华夏传统的礼乐制度行事。
洪武二年,太祖元璋接见高丽国使臣,得知高丽被倭奴欺辱,又不修城郭、不遵礼制、不养民人,于是修书劝戒高丽国王:“今使者归自王国,朕问王国政俗、城郭、甲兵、居室如何,使者言,俗无城郭,虽有甲兵而侍卫不严,有居室而无听政之所,王专好释事。(本人注:即释迦牟尼,指崇好佛教)去海滨五十里或三十里,民始有宁居者。朕询其故,言尝为倭奴所扰。果若是,深为王虑之。
朕虽德薄,为天下主。王已称臣备贡,事合古礼。凡诸侯之国,势将近危,故持危保国之道,不可不谕王知之。古者王公设险,以守其国。今王有人民,无城郭,民人将何所依?为国者未尝去兵,今王武备不修,则国威弛;民以食为天,今濒海之地不耕,则民食艰;凡国必有出政令之所,今王有居室而无厅事,则无以示尊严于臣下。朕甚不取也。历代之君,不闻夷夏,唯修仁义礼乐以化民俗。今王弃而不务,日以吃斋守戒为事,欲以求福,失其要矣!……”。
这是一段精彩的文字,虽然我只是节录了一半,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汉文化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在那时,帝王不遵礼制,不筑城郭,不建厅室,不守礼乐,绝对是不能容忍、不可理解的事情。
朱元璋提到的“古者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出自《易经》第二十九卦对坎卦的解释:“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坎之时用大矣哉!”。
《易》肇始于伏羲,夏朝称《连山》易,商朝称《归藏》易,周朝称为《周易》。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华夏文明不但脉络清晰,而且华夏族谨遵不移。
东周时期已成为家天下的局面,各诸侯国相互吞并,夷狄相继进犯,于是大家谨遵“王公设险以守其国”的古训,将城郭拉长、放大,边境一线便开始出现长城了。
长城,是更大范围的“城郭沟池以为固”。
嘉靖二十一年,掌都察院事毛伯温奏:“古者有城必有郭,城以卫君,郭以卫民……”
嘉靖二十四年,巡抚蓟州都御史郭宗皋认为:“边墙之设,乃一镇藩篱,而城堡则其室家也,未有藩篱不固而能保其室家者。”
这些对城郭、长城的认识,正与先秦一脉相承。
嘉靖二十八年,总督宣、大尚书翁万达上奏皇帝时写道:“边镇京师屏蔽,设险守要,惟在审形势酌便宜而已。盖天下形势重北方以临虏也,而我朝与汉唐异,汉唐重西北,我朝重东北,何者?都邑所在也。……盖虏之为患犹泛滥之水,中国设守犹障水之堤,诸堤悉成,则渐寻隙漏,诸堤未备则先注空虚……”。
通过对古人的理解,我们不妨将中国想象为一个大家庭,家庭房屋是城,庭院围墙是郭,这个郭,就是长城。
因此,本人对长城的理解之一就是:王公设险以为固,盖守其家国也。所设人工之险,便是长城。
2、大段长城的出现,源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冲突
大约距今一万年前,全球气候转暖,农业文明开始出现。在亚热带、暖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了辽阔的草原,农耕与游牧两大文化出现了。
农业文明所处地理环境相对优越,生产的增长高于游牧,加上定居的生活方式,使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游牧地带,生产效率较低,加上迁徙的不定性,文化的进程要低于农耕文化。
每当出现周期性的寒冷干燥气候时,游牧民族就要南下掠夺。数千年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表明,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对抗不可避免。
尽管游牧民族在经济实力、人口素质、数量上处于下风,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军事实力同经济实力不一定总成正比。游牧民族使用的金属武器与农耕者水平相当,游牧人作战机动能力方面使对手无法比拟,特有的流动的生产生活方式,有效抵消了因人口少而造成的后备不足的弱点。
农业文化产生出的物质财富,对游牧民族是巨大的吸引,一旦农耕地区出现矛盾、国势衰微,游牧者会向该地区冲击。
公元前两千年、一世纪、十五世纪,随着气候较大的变化和农耕内部的矛盾,亚欧大陆游牧民族向农耕世界发起的冲击,俄罗斯、德意志、印度、英国等地和我国的一些朝代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这种冲击是残酷的,然而在客观上却起到了向游牧民族传播农业文明的作用。以暴力取胜而进入农耕世界的游牧民族,尽管他们在开始时鄙视农耕,但到头来没有一个入主农耕的游牧民族能够抗拒农耕先进文明的,并不自觉地将游牧转化为农耕。(以上主要参照《中国文化地理》王会昌著)
在我国,北方的山脉阻隔不住游牧民族的冲击,历代王朝按照华夏特有的思维方式去修建长城。于是,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举全国之力修建的秦、汉、明这样大规模的长城。值得一提的是战国时期的燕北长城,虽然在规模上无法与上述三道相比拟,但燕国只北方一诸侯国而已,上都和下都的范围仅到达现在的房山琉璃河、河北易县一带。当它击退了游牧的东胡之后,仍筑起了相对庞大的长城。这道长城由现在的张家口、多伦、围场、赤峰、朝阳,一直到达朝鲜边境,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在燕南还另筑有长城。
可以说,长城只有农耕文化才能创造出来,它是农耕文化庞大财力、物力和智慧的结晶。
考古发掘已经证明,我国农耕大约在七、八千年前便已出现,当时还伴随着狩猎和渔猎。自神农发明稼穑之后,华夏族便正式开始了农耕生活,产生出了较之周边很高的、具有农耕特色的华夏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地理上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地带。
据《史记·匈奴列传第五十》载:“孝文帝后二年(公元前162年),使使遗匈奴书曰:……先帝制: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
冠带,就是自黄帝开始并传承下来的宽大衣裳与冠帽、衣带,以此比喻华夏礼乐地域。
上述文字将冠带之室和游牧之地划分的十分清晰。
几千年间,我国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撞击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博大。许多游牧民族放弃了原先的生活方式,彻底融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出现了历史上的几次民族大融合。
根据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我国的民族大融合由先秦至明,共有三期:
第一期:自上古至先秦,以华夏族为骨干,融合了许多部族,如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第二期:自秦汉至南北朝,融合了匈奴、鲜卑、氐、羌等民族。
第三期:自隋唐至元明,融合了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
通过上述分析充分说明,长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周边民族,而被融入的民族如狄、鲜卑等相继按照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去建造长城。
因此说,长城是由中国特色的文化而产生出来的。


诗书于 2005-06-08 23:12:21 发表在分类:明边专论
(48469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