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前的感想——故宫
[关闭] [回复] [编辑] [删除] [管理] [表状]
外地朋友去故宫要我陪同。人群中穿行,忙得不知该看啥。定下心来才发现,我等从午门进入后就是奔着一个个门在穿行,挣扎到神午门,自己都数不清这次我走了多少个门。
故宫这两朝帝都,近五百年时间,明清共二十四个皇帝盘据于此,占地七十二万平米,房屋九千余间,这个数早就有人报过。但故宫总共有多少个门?没人统计。我想就以一屋一门少说得过万,况且有的屋少说就六个。(太和殿面南,背北的大门就各是三个),还不算各种宫墙上开的大大小小的墙门。
这么多的门干什么用?实际需要?非也!讲排场?非也!我认为是讲等级,人为的制造级差!突出皇帝的至高无上,威风,把官员、仆从在大大小小的门中间捋的顺顺当当。
故宫是中国在世界封建文明里一个可怕的骄傲。当年在故宫走动肯定得记清楚可走哪门,不可走哪个门,否则轻则挨杖,重则杀头。到现在“会走门子”仍饱含着生活的哲理。
故宫这么多的门外表看好像是建筑艺术的丰富,实际是精神枷锁的体现。真希望我们今天能彻底上摆脱封建桎梏,让追求科学进步成为社会的风尚。
图一;午门是紫禁城的最后一道城门,站在太和门的台阶上看午门,参观的游人都是从当年只有皇帝走的门洞里进宫,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如果别人都只能走最左边或最右边的“掖门”,只有你一个人可走中间的门,你舒服吗?可当年的皇帝要的就是这个威风。
图二;太和门北京故宫最大的宫殿式宫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初称奉天门,曾一度改称皇极门。门内为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堪称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门。现存建筑为(二OO八年)重建。面阔九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一千三百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汉白玉基座,梁枋等彩绘。
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清代初年的皇帝也曾在、赐宴,后来“御门听政”改在乾清门。
图三;太和门左右各设一门,东为昭德门(明代称弘政门),西为贞度门(明代称宣治门)。光绪十四年贞度门失火,殃及太和门与昭德门,第二年三门重建。图为贞度门供宗室王公出入。
图四;外东宫的大门——锡庆门,是开在墙上砌出装饰性门楼的墙门。每个门都有门柱,上贴琉璃花饰,门上有装饰性的楼顶,有琉璃瓦铺设。在故宫的墙门洞中,此门可与御花园的北门顺贞门规模、制式一样,是有特殊地位的门。门内就是故宫的九龙壁,中门上有门匾,满汉两种文字,汉字竖排,锡庆门。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6/1339677549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6/1339677549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6/1339677549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6/13396775493.jpg
长城是本读不完的书。
本帖由 军都山 于2012-06-14 20:39:09发表
[关闭] [回复] [编辑] [删除] [管理] [表状]
[相关文章]
● 门前的感想——故宫 【军都山】2012-06-14 20:39:09 [7555] (2K)
○[此帖已被删除] 【三虎】2013-09-11 17:16:34 [649] (无内容)
○ 门前的感想,深刻!让我想起《羊的门》。 【三虎】2012-07-10 20:42:10 [3006] (无内容)
○ 门前的感想——故宫 .2 【军都山】2012-06-14 20:42:09 [3721] (681)
■ 再跟几张故宫未开放区的门 【三虎】2012-07-10 20:48:19 [5189] (62)
■ 未开放的门 【阿秭】2013-01-03 15:38:05 [2920] (43)
■ 谢三虎老师支持! 【军都山】2012-08-02 14:44:54 [2995] (18)
■ 谢严老师!图片我已压缩到130K, 【三虎】2012-08-03 18:06:27 [3271] (34)
■ 门前的感想二:长城下的民居 【军都山】2012-06-14 20:45:22 [3386] (881)
■ 门前的感想二:长城下的民居.2 【军都山】2012-06-14 20:48:08 [3562] (226)
■ 门前感想三:光绪的陵园 【军都山】2012-06-14 20:50:56 [3505] (761)
■ 门前感想三:光绪的陵园.2 【军都山】2012-06-14 20:54:38 [3171] (278)
■ 好文,好视角,有反差就让人一震 【好人无用】2012-07-05 23:07:19 [3110] (30)
■ 谢版主支持。 【军都山】2012-07-09 15:53:52 [3497] (2K)
|
|